第一四六一章 西进(二合一)

代晋 大苹果 2980 字 2个月前

刘毅挟一路势如破竹之威,打算直接进攻江陵。但接到了刘裕的命令,要他等待大军抵达之后发起进攻,以免发生意外。刘毅心中有些不高兴,认为根本无需等待刘裕的后军抵达,而应该趁士气高涨之时进攻。于是只等待了一日,便于二十六发起了猛攻。

江陵城临水而建,乃是桓氏老巢。数十年来,城防经过加固,防御体系完备。而且江陵城建有水陆瓮城。陆上瓮城倒也罢了,水上瓮城可是当初连桓谦率领的水军都束手无策的。刘毅兵马士气虽盛,却在江陵城防面前难以突破。

攻城进行到二十八日,刘毅依旧未能攻破江陵,反而损失兵马近七干人,战船在攻击水门时被水下瓮城所困,损毁三十艘大船。可谓损失惨重。

二十九日,刘裕率军赶到。刘裕早已得知战况,他对刘毅的擅自违背命令甚为恼怒,严厉斥责刘毅不听命令的行为。刘毅自知理亏,倒也不敢争辩,只是表示自己想速战速决,担心敌军增援抵达,贻误战机,并非是想违背刘裕的命令。

大敌当前,加之刘毅有功,刘裕倒也没有过多的责骂。

当下大军会合之后,研判了目前的局面,定下破城之策。

九月初一清晨,刘裕效仿李徽攻京城之法,大量劝降传单轰入城内,限令城中百姓天黑前全部撤离,否则当从贼论处。同时发布悬赏,凡杀死桓玄或者抓到桓玄者,赏万金,赐万亩庄田,加高官厚爵。借此以搅乱城中民心。

除此之外,刘裕更制定了详尽的攻城计划,调动大军全面布置,做好攻城准备。

事实上,刘裕并没有给城中的百姓太多的时间,他也没有遵守等到天黑的诺言。他的粗制滥造但是数量庞大的攻城火器在午后时分便开始轰鸣,数以百计的火炮向着江陵城中猛烈轰击,炸的城东一带一片狼藉,引燃了大量的房舍,烧起熊熊烈火。

江陵城中的百姓本来还因为这几天来守城有起色而心情稍定,对于刘裕的警告当成耳旁风。但当大量炮弹轰入东城,整个东城燃起大火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恐慌再一次弥漫全城,百姓们纷纷向着西城方向逃离。

但桓玄怎会放他们出城,派兵马将他们拦阻在街道上。一时间满城混乱,哭喊声震天。

轰炸之后,便是大规模的攻城。一波又一波的攻城连续不断。东城守军压力骤增,不得不从南城水门抽调兵马前来增援。好在水门有水下瓮城,加之对方水军这几日损失惨重,桓玄等人判断,刘裕应该是将进攻重点放在东城方向。

事实也确实如此,刘裕的在东城的进攻不断,南水门的水军却一直不敢抵近进攻,数十艘战船只在江面游弋。

战斗进行到夜幕时分,东城尚未攻破,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攻城方的伤亡巨大,死伤超过八干余,东城城墙之下,尸体堆积如山。得益于从襄阳赶到的桓石康的一万精兵的帮助,守城方倒也咬紧牙关守住了城池。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进攻方的进攻要偃旗息鼓的时候,位于南城水门处发生了惊天动地的爆炸。两艘装满了劣质炸药的小船借着夜幕的掩护,突入水瓮城之中。城头的守军按照惯例以火箭射击引燃,正好将船上满载的火药点燃。两船炸药,重量达数百斤之巨。爆炸之后,将水瓮城以及水城门炸的四分五裂。水面和水下所有的设施全部被摧毁,城墙都被掀飞了半边。

大量的水军乘机从水门攻入城中,江陵城瞬间告破。

刘裕心硬如铁,他甚至没有让任何人感觉到,他在东城的猛攻其实是佯攻。付出数干人阵亡的代价,付出大量炮弹轰城猛攻城池的举动其实只是为了麻痹对手。给水军偷袭南水门创造机会。确实,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东城的战斗的时候,谁会意识到刘裕会来这么一手。

水门爆破之后,刘裕的水军冲入水门进入城内。得知消息的守军登时大乱。桓石康强令之下,东城兵马才得以保持秩序,桓石康命手下将领率三干兵马前往南城增援。

同时桓石康命人前往禀报桓玄,让桓玄不要担心。因为刘裕的水军兵马并不多,冲进城里来的也不过数干人,配合着南城兵马和自己增援的兵马,当可控制局面。对方的兵马一时也难以增援,因为要从水门进城,需要乘坐船只。对方并没有大量的船只运送兵马进城,况且那也需要时间。只要南城守军坚守破损水城门的城楼,还是可以阻断对方的增援,为城中兵马清理进入城中的兵马争取时间的。

桓石康让人告诉桓玄,一定不要因为水门告破便慌乱,眼下是最为关键的时候,必须要展现信心,鼓舞士气。最好陛下亲自率亲卫骑兵赶往南城,参与剿灭进城兵马,控制局面。

桓石康不愧是桓豁之子,桓豁之子个个是领军的猛将。从桓石虔开始,没有一个是脓包。桓石康虽然和他的哥哥们比起来名声不显,能力似乎也不济,但是此时此刻,却绝对是桓玄身边出类拔萃之人。

然而,桓玄不这么想。水门被攻破的那一刻,他已经决定逃跑了。

确实,站在他的角度上,数十万大军在数月之间灰飞烟灭。自己从建康的宝座上如丧家之犬一般逃回了江陵。纵使再强大的内心也崩溃。过去几个月,他在睡梦之中都经常梦见江陵被攻破,自己被敌军包围,被砍得血肉模糊的情形。在他的内心里,早已如惊弓之鸟一般。信心已经丧失,哪有和敌人决战的勇气。他在脑海中无数次的演练过逃跑的场面。他当然不想放弃江陵,但城门被破已经是他的底线了。

况且,他的皇后刘氏哭哭啼啼的拉着他年幼的儿子桓升哀求桓玄,一定要保住儿子的性命。无论如何不能让皇嗣断绝云云。这更增强了桓玄要逃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