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5章 润物细无声

大明墨客 谁家郎 1313 字 1个月前

任伯寒已经有些微醺了,端起手中的酒杯邀饮。

郑长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任将军,我给你说的那些实战军阵之法,你尽快的安排军士们操演。

这都是我两次领兵的心得体会,本来我想整理成册交由皇上审阅后再推行的,可是今天既然有缘分碰到了,也聊到这个话题了,那我就和盘托出。

军过大事没有小的,哪怕是再小的细节,也有可能酿成大祸,所以,一定不能忽视。”

“今天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会细心的研读你的这部军事大作。

说实话,在没有接手锦衣三千营之前,我对于行军布阵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强弓硬弩开道,骑兵冲锋,步兵压上捉对厮杀的阶段。

可是,自从我接触了火器部队之后,完全颠覆了我对战争的看法。

如果我大明的军队,全部如锦衣三千营一样的部队,那何愁天下不靖?”

此时的大明,武将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并不像明中后期,文人当国,武将地位极其贬低。

老朱用武将牵制文人这一手,可以说是开天辟地的一个举措。

文武制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开国之初老朱让武将徐达兼职中书省右相,包括现在的五军都督府大都督李文忠兼任国子监祭酒。

任伯寒别看外表粗犷,可是内心极其细腻,他也算是一个武职文人。

熟读兵书战册,统兵打仗很有一手,要不然也不能被李文忠一再的举荐提拔。

对于郑长生的军事理论,他这一次是打心眼里佩服。

要是单单有理论的话,或许他还是有点存疑的。

不过,三千营在侗区一举击溃吴冕的两万骑兵,这就不得不让人咂舌了。

这热乎乎活生生的案例摆在那里,由不得他不信。

高丽一战,白石城下,又是火器部队建奇功,击溃了李成桂麾下最精锐的骑兵。

两个案例摆在面前,让任伯寒对热武器对抗冷兵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不经意间,他对战争的认知已经发生了变化。

郑长生看着对自己五体投地、心悦诚服的任伯寒,暗暗的感慨:前期的努力不白费,润物细无声之下,大明的变革真正的开始了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