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县长的“手术刀”

刘明主任拿着那封“杀人不见血”的信,从晏家出来后一刻都没有耽搁。

他坐上吉普车连公社都没回,就让司机一路疾驰直奔县委大院。

他知道这件事,要快!

必须趁热打铁才能将效果发挥到极致!

一个小时后,刘明气喘吁吁地敲响了县长赵德胜办公室的门。

赵德胜正在批阅文件,看到刘明这副火急火燎的样子有些意外。

“刘主任,你不是下乡去了吗?这么快就回来了?看你这满头大汗的,出什么事了?”

“县长,出大事了!”

刘明的表情凝重到了极点。

他没有拿出那封信,而是将自己刚刚打好的腹稿,用一种既痛心疾首又充满忧虑的语气向赵德胜做了一次详细的“口头汇报”。

他没有直接说钱大柱刁难人,而是巧妙地将晏明洲信中的“赞美”变成了自己“客观”的观察。

“县长,我今天算是开了眼了,我没想到在咱们安平县,竟然还有像红旗公社钱大柱同志这样如此‘有原则’,‘有远见’的基层干部!”

赵德胜听得一头雾水:“老刘,你到底想说什么?”

“县长,您是不知道啊!”刘明一脸“愤懑”地说道,“您和县委为了咱们县的发展,好不容易请来了晏先生这尊‘财神爷’,定了调子下了文件,要‘特事特办一路绿灯’!”

“可到了下面呢?到了咱们这位钱大柱同志这里就变成了‘原则问题,寸步不让’!”

“人家晏先生想用村东头那片几十年没人管的盐碱荒地建厂,钱大柱同志说,不行!那是‘战略储备用地’!虽然没有任何文件支持,但他就是觉得不行!”

“人家晏先生怕给集体添麻烦,主动提出‘租赁’土地,按年交租金,甚至承诺将来工厂的固定资产可以无偿归公社所有,这么好的条件,钱大柱同志还是觉得有风险!”

“最离谱的是,”刘明加重了语气,“当晏先生提出那个堪称完美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后,钱大柱同志竟然还拿‘社员代表大会’来当挡箭牌,质疑晏先生砍树的合法性!”

“县长,您说说这叫什么事啊!”

他一边说,一边观察着赵德胜的脸色。

果然,随着他的“汇报”,赵德胜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最初的疑惑变成了阴沉,最后是铁青!

“啪!”

他重重地一拍桌子,那巨大的声响,让桌上的搪瓷缸子都跳了一下。

“胡闹!简直是胡闹!”

赵德胜气得浑身发抖。

他是什么人?

他是一县之长!

他为了这个项目动用了多少资源,开了多少次会,下了多大的决心?

可现在,他这边“一路绿灯”的指示刚下去,下面就给他亮起了“红灯”!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思想保守”了。

这是在公然地挑战他这个县长的权威!

是在拆他的台!

这要是传出去,他赵德胜的脸往哪儿搁?

安平县政府的脸往哪儿搁?

“这个钱大柱,我看他不是思想保守,是思想僵化!是典型的官僚主义!本位主义!”赵德胜怒不可遏,“我们这边千方百计地想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他倒好,拿着根大棒子在后面撵凤凰!他是想干什么?是想让我们安平县,永远这么穷下去吗?!”

刘明见火候差不多了,又适时地递上了最致命的一刀。

他叹了口气,用一种极其忧惋的语气说道:“县长,这些都还不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