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中那块劣质下品灵石,如同黑暗中握住的唯一火种,微弱,却真实地散发着温暖与希望。林夜没有立刻使用它。他知道,以自己目前近乎枯竭的气血状态和那无底洞般的残片,直接吸收灵石能量,恐怕瞬间就会被吸走大半,效果寥寥,甚至可能再次引发反噬。
他需要的是一个更稳妥、能持续起效的方法,将这份宝贵的资源,转化为切实可见的体魄提升。外门小比迫在眉睫,他需要力量,需要远超常人的体魄去搏杀,去争夺那枚凝露丹!
目标,再次指向了药液——最基础,也是目前他唯一有可能触碰和改良的领域。淬体药液,杂役们偶尔也能从克扣的份额中得到一点最劣质的,用以缓解劳损,效果微乎其微,但至少配方相对公开,药材也最常见。
接下来的日子,林夜几乎魔怔了。
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疯狂地回忆、整理、推演。脑海中,来自药鉴的庞杂信息——关于各种药材的本质特性、相生相克、能量流转方式,与老柳头那些醉醺醺却直指核心的指点,以及他自己通过观察废渣、分析失败药液得来的零星认知,开始艰难地融合、碰撞。
他关注的焦点,放在了杂役们偶尔能领到的那种墨绿色、气味刺鼻的劣质淬体液上。标准配方他知道:主药是“铁骨草”提供坚韧,“青木藤”提供生机恢复,辅以“凝血花”加速药力吸收,再用“石髓粉”作为稳定剂和能量载体。
但这配方成本对杂役来说依旧高昂,且效果平平。
林夜要做的,是在几乎零成本的前提下,提升效果!他的“实验室”,依旧是那片废弃药田;他的“器材”,是破碗和石块;他的“药材”,则是那些无人问津的废丹残渣和废渣场边缘自生的廉价野草。
药鉴的能力被发挥到极致。他不再满足于辨识单一药材,而是开始疯狂地模拟、推演不同药材组合后的能量变化。
【铁骨草(废渣提取):金石气残余,燥烈,需中和……】
【青木藤(废渣提取):生机微弱,木气涣散,需凝聚……】
【凝血花(废渣难寻,价格稍贵):促吸收,但药性霸道,易伤脉……能否替代?】
【石髓粉(廉价,但效果僵化):稳定,但阻碍药力渗透……】
他反复“询问”药鉴,依循着那断断续续、模糊不清的反馈,在脑海中构建出无数个配方模型,又看着它们因为能量冲突、比例失调而纷纷“炸裂”。
失败,失败,依旧是失败。
直到某个深夜,他盯着几株在废渣场边缘顽强生长的、开着不起眼小黄花的杂草——【牛筋草:韧性佳,药性平和,微促气血循环……】,又看了看一些颜色暗沉、几乎失去药性的【陈年血竭粉(废渣):凝血效果十不存一,但残留‘固本’特性……】。
一个大胆的念头闪过:既然找不到更好的“凝血花”替代品来促进吸收,那是否可以不依赖强力促进,转而增强身体本身的承受能力和吸收效率?用更烈、更纯粹的药力,强行冲击、滋养身体?
这个念头让他自己都吓了一跳。这无异于火中取栗,稍有不慎,就是经脉受损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