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一声闷响,那岩石竟从内部崩裂开来,炸成数块碎石,灵气尽失,点化再次失败。
“过犹不及。滋养需有度,其灵性初开,脆弱不堪,需引导其稳定,而非任其贪婪吸收。”太初总结教训,意识沉静,不见气馁。
第三次,第四次…接连尝试了七八次,皆以失败告终。不是灵性承受不住溃散,便是失控暴走导致本体崩毁,甚有一次点化出的灵性充满了暴戾之气,竟试图反噬太初的神念,被其瞬间碾灭。
点化之术,艰难至此,远超炼丹。每一次失败,皆会损耗一丝息壤本源,虽微乎其微,积累下来亦让太初感到阵阵虚弱。但他心志如铁,每一次失败皆化为宝贵的经验,对造化生机的运用,对灵性催生与引导的把握,愈发精细入微。
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暂停下来,意识沉入那一次次失败的过程中,反复推演、比较、优化。他甚至分心观察那在旁欢快滚动的小金,体悟其灵性生成与稳定的状态。
也不知推演了多久,太初忽然心有所感。点化,非是强行塑造,而是引导与唤醒,需契合其物之本源,顺其自然。
他再次选中一块青黑色岩石,此石不过脸盆大小,质地均匀,常年受他本体气息浸润,那丝灵性虽弱,却颇为纯净。
这一次,他并未直接渡入造化生机,而是先以神念轻轻包裹,如同安抚,传递去温和、期待的意念。待那灵性微微回应,不再排斥后,才引动一丝微不可查的息壤本源,并非强行注入,而是如同在其灵性核心处,种下了一粒蕴含无限生机的“种子”。
旋即,调动周遭精纯平和的土灵之气,缓缓汇聚而来,温养那粒“种子”,也温养着岩石本身的灵性。
那粒“种子”在灵气温养下悄然发芽,释放出的造化生机与岩石本身的灵性水乳交融,缓缓壮大。整个过程温和而缓慢,再无之前的激烈冲突。
太初全神贯注,神念微操,如同呵护幼苗,细心调节着灵气温养的速度与力度。
小主,
时间一点点流逝。那脸盆大小的青石表面,渐渐泛起一层温润的光泽,不再死寂冰冷,反而散发出一种沉稳、厚重的生命气息。其内部,一个懵懂、纯净、带着对太初无限亲近依赖的微弱意识,正在缓缓成形、稳固。
不知过了多久,那青石猛地一震,表面光泽内敛,一道寸许高的、略显模糊的土黄色虚影自石面缓缓升起,形似一个矮胖的小人,有手有脚,却无清晰五官,只有两个代表眼睛的光点微微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