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别总提刘邦张良了。”
三天后,三路队伍出发了。
阿木带的第一路最顺利。沙鼠部果然跟弯刀族有仇,上次叛军联合弯刀族时,沙鼠部被抢了不少骆驼。阿木一到,说要帮他们打弯刀族残余,沙鼠部头领二话不说就答应归顺,还主动提出要跟着阿木去清剿弯刀族。阿木带着两队人,在沙漠里搜了两天,把剩下的十几个弯刀族士兵全抓了,押回了磐石部。
保罗带的第二路也没费劲。红柳部确实缺粮,保罗带的玉米种子一拿出来,头领眼睛都直了。保罗又给他们讲了磐石部的规矩——不用当奴隶,大家一起种地吃饭,红柳部的人当场就扛着锄头跟着保罗回来了,还把他们的水源也指给了磐石部。
最有意思的是卡鲁带的第三路。黑石部是黑石山的残余顽固分子,本来对磐石部有点抵触。卡鲁没带武器,只带了几箱罐头和一本《史记》,找到黑石部的临时头领,坐在沙地上就开始讲“项羽和刘邦”的故事。
“以前的莫巴就像项羽,残暴,所以败了;我们大酋长就像刘邦,仁慈,所以能成事。”卡鲁拿着《史记》比划,“你们跟着莫巴,天天打仗挨饿;跟着我们大酋长,有饭吃,有安稳日子过,为啥不归顺?”
黑石部的人听得一愣一愣的。卡鲁又拿出罐头,给大家分着吃——他们好久没吃过肉了,一口罐头下肚,当场就有人喊:“我们归顺!”临时头领也没辙,只好跟着卡鲁回了磐石部。
不到半个月,三路队伍全回来了,带回了将近两百人,还有沙鼠部的骆驼、红柳部的水源、黑石部的铁矿(莫巴以前没挖完的)。磐石部一下子从三百多人扩张到了五百多人,地盘扩大了一倍多,成了沙漠里实打实的“大部落”。
卡鲁回来后,得意得尾巴都快翘起来了,天天抱着军事教材在空地上踱步,嘴里念叨着“下一步该打哪里”。
陈默看着部落里来来往往的新人,看着仓库里堆满的物资,心里既高兴又有点慌。人多了,地盘大了,管理起来更难了。
果然,没过几天,麻烦就来了——新归顺的几个部落因为分水源吵了起来,沙鼠部说红柳部用水太多,红柳部说黑石部挖矿污染了水,黑石部又说沙鼠部的骆驼喝了他们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