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夜奔渡星河 华服染尘烟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只是这约定,并非花前月下的旖旎,而是沾满了离经叛道的决绝与仓皇。

祝府后门在浓重夜色的掩映下,悄无声息地开了一条缝隙。

首先探出身的是丫鬟银心,她紧张地左右张望,随即回头低唤:“小姐,快!”

祝英台的身影随之出现。

她并未如寻常私奔那般穿着朴素的衣衫,反而是一身极为惹眼的蹙金绣海棠绯色罗裙,臂挽泥金彩绘披帛,梳着精致的惊鸿髻,斜插一支赤金点翠步摇,在清冷月光下流转着华彩。

这是她下意识的选择,仿佛穿着这身象征祝家小姐身份的华服,便能从那令人窒息的命运中带走最后一点属于自己的印记。

然而,这身过于隆重的装扮,在此刻的私奔中,显得如此格格不入,甚至带着一丝讽刺。

她手中只挽了一个小小的锦缎包袱,与一身华服相比,寒酸得可怜。

银心则背着一个稍大的蓝布包裹。

她脸色苍白,眼中满是恐惧,却紧紧跟在祝英台身后。

她知道,小姐这一走,自己若留下,绝无活路。

祝英台最后回望了一眼身后沉寂的府邸,强烈的负罪感与不舍几乎将她淹没。

但梁山伯信中那孤注一掷的恳求,马文才那句冰冷刺骨的“背弃家族”。

以及内心深处那股不愿被宿命屈服,和冲动,最终推着她迈出了这一步。

她深吸一口带着夜露凉意的空气,拉起银心,主仆二人毅然投入了门外的黑暗之中。

城外废弃的河神庙,蛛网尘封,月光透过破败的窗棂,在地上投下诡谲的光影。

梁山伯与四九早已在此焦急等候。

当那抹绯红的身影出现在破败庙门口,被月光勾勒出惊心动魄的轮廓时,梁山伯几乎窒息。

他从未见过如此盛装的祝英台。

在书院,她一直是青衫纶巾的“祝贤弟”,清丽中带着英气。

而此刻,绯色罗裙衬得她肤光如雪,金翠步摇在她鬓边微微晃动。

眉眼间的灵动被华服赋予了惊人的明艳与娇媚,仿佛九天玄女误落凡尘。

与这残破庙宇、与他身上的半旧青衫形成了极致而残酷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