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沈砚情路多艰,母亲别断我红线

母亲大人尊鉴:

奉读手书,思绪良多。

萱儿落水得救,本是万幸。

张秋笙此人,虽出身乡野,然儿子亲眼所见,其人品性端方,手艺精湛,谢家竹楼、淮月楼诸多巧思皆出其手。

祖母既已在谢家当面允婚,便是认下这段缘分。

镇北侯府百年清誉,系于一诺,若此时反悔,谢家人将如何看待我沈氏门风?又将如何看待儿子这个与谢家往来密切之人?

母亲可知,此事若传扬开来,外人不会说张家高攀,只会笑我镇北侯府背信弃义。

祖母金口已开,萱儿芳心暗许,此乃双全之美。

若强行拆散,既违祖母承诺,又伤萱儿心意,更损侯府信誉,何苦要做这三败俱伤之事?

何不成全了去?

儿子今年实岁二十有四,虚岁二十有五,母亲祖母年年催问亲事。

如今我遇到了心仪的姑娘,却好像如何都不顺利,儿子于谢姑娘本就情路多艰,如今母亲这般看重门第,于亲事上,更是雪上加霜、断儿红线。

若母亲执意要阻萱儿姻缘,那儿与谢姑娘之事,便也更无可能。

若今生不得与所爱之人相守,淮清此生,宁可孑然一身,也绝不将就。

萱儿婚事,母亲既已决意,儿子无话可说。

只是望母亲三思:强扭的瓜不甜,强结的亲不睦。

疫区事忙,恕儿不多言。

恭请金安。

不孝子淮清顿首

沈砚将写给母亲昭阳长公主的信封好火漆,又从桌案一角的木匣中取出另一封早已写好的回信——那是给谢秋芝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