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批应邀而来的道门高人踏上船山道场的土地时,他们所有人都陷入了一种近乎于失语的震撼之中。
脚下的青石板路,平整得如同镜面,严丝合缝,甚至能倒映出天上的流云。
道路两旁,没有寻常山门的苍松翠柏,而是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通体晶莹剔透的琉璃罩,罩内是散发着柔和光芒的奇石。
夜幕降临时,这些“奇石”便会自行亮起,将整个道场照得亮如白昼,却无半点烟火之气。
他们被安排住下的“客舍”,更是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房间内温暖如春,地面竟会自行发热。墙壁上轻轻一按,便有清水从一个银亮的龙头中汩汩流出,冷热随心。
此等鬼斧神工,早已超出了他们理解的范畴,便是传说中的天宫仙府,恐怕也不过如此。
“玄清子道兄,这……这便是那西北王李唐的‘船山道场’?此地究竟是人间,还是仙境?”
说话的是一位身形佝偻、满脸皱纹的老妪。
她便是终南山活死人墓中闭死关数十载的“枯荣真人”,若非玄清子的信中提到了“人体宇宙之秘”,她恐怕至死都不会再履凡尘。
玄清子如今已换上一身道场的常服,精神矍铄,与一周前判若两人。他抚须笑道:
“师妹,此地非仙境,恰是人间。山主曾言,这便是‘格物致知’的妙用。我们脚下的地暖,墙中的水管,皆是‘物’,弄懂了其运行之‘理’,便能为我所用。”
另一边,那位来自武当山的张姓老道,人称“三疯真人”,生性不羁,此刻正蹲在地上,用手指仔细地摩挲着地砖的缝隙,口中啧啧称奇。
“贫道练了一辈子太极,讲究一个‘圆’。可这地砖之‘方’,却也蕴含着至理。分毫不差,浑然一体,这非人力可为,非人力可为啊!”
他抬起头,眼中精光四射,看向玄清子:“玄清道兄,你信中说,那李山主能以凡人之躯,硬接你一甲子功力的太乙玄门剑指,此事当真?”
此话一出,周围几位刚刚抵达的道门耆宿都竖起了耳朵。
他们可以接受船山道场的种种神奇,因为这可以归结为“法宝”或“阵法”。
但一个二十余岁的年轻人,在武学修为上能碾压成名一甲子的玄清子,这才是最让他们道心动摇的事情。
玄清子面色一肃,郑重地点了点头,面容严肃地说道:
“千真万确。贫道此生,从未感受过那般纯粹、那般无可匹敌的力量。那并非内息,而是一种……一种对自身躯体极限的绝对掌控。山主称之为,‘人体宇宙’的规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中带着一丝狂热:
“诸位道友,我等穷其一生,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却始终是雾里看花。而今,山主愿以‘格物’之法,与我等共同解开这人体之秘,将这修行之路,从玄之又玄的‘感觉’,变为有迹可循的‘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