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船山书院需要一个理性、科学、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

“橙色摇摆区: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大唐。这两个是体量庞大的成熟帝国,内部结构复杂。

他们既看到了‘新丝绸之路’带来的巨大利益,也对我方展现出的颠覆性力量怀有极大的忌惮。他们的统治核心会陷入激烈的内部争论。

预计他们会采取拖延策略,派遣更高级别的使团前来试探、谈判,试图在不放弃核心主权的前提下,获取技术与贸易红利。他们最终被迫接受框架的概率为75%,但过程会充满博弈与反复。”

“黄色观望区:河中地区中小型王国与部落。他们的独立性较弱,抗风险能力差。在见识到我方的力量展示后,92%的势力会倾向于加入。但他们会等待主要大国的表态,不敢率先做出头鸟。

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位于费尔干纳盆地(大宛)的几个小国,他们控制着天山通往河中的关键节点,民风彪悍,且长期作为几大帝国之间的缓冲地带,对独立地位极为看重。”

李龙的分析清晰、冷静,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纯粹是基于数据的逻辑推演。

李唐点了点头,李龙的判断与他的预想基本一致。

阳谋之所以是阳谋,就在于它将一切都摆在台面上,逼迫对手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做出符合自己逻辑的理性选择。

此前他虽然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了回鹘汗国的主要军事力量,并一举乘胜追击将西北王府的势力范围扩大到了恒罗斯河东岸流域。但是,要说西北王府通过这场战争就已经彻底占领并征服了这片广袤的土地,显然不太现实。

即算科技教在这里的传教活动还算比较顺利,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接受科技教教义和思想的人就一定会转化成科技教的真信徒。

李唐很清楚,西北王府和科技教现在只能说是暂时在这片土地打开了局面。而想要真正地改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几百万各族人民的思想和信仰,任重而道远。

“很好。”

李唐的目光转向李虎,很认真地问道:

“‘新丝绸之路’的第一期工程,从北庭州到恒罗斯河,需要多久能够完成?”

李虎上前一步,沙盘上的地形瞬间放大,一条清晰的线路图被标注出来,沿途的地质结构、资源分布、施工难点被一一量化。

“校长,根据现有资源储备与工程傀儡数量,并考虑到需要新建三座大型水泥厂与两座钢铁冶炼厂,预计工期为18个月。

如果能够在本区域内招募并培训五万名合格的本土工人,并由工程傀儡作为技术指导,工期可以缩短至12个月。

此方案的优势在于,能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快速将沿线民众纳入我们的经济体系,完成初步的社会结构改造。”